當浮一大白(冷門酒文化,這句話本是古代罰酒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做個性簽名)

[王友良] 时间:2025-07-05 08:06:13 来源:管城毛穎網 作者:屏东县 点击:27次

不管是誰,身邊都會有那麽幾個“文化人兒”,他們的朋友圈、微博、抖音中總愛發一些我們看不太懂,卻能夠體會到美的句子如:

當浮一大白(冷門酒文化,這句話本是古代罰酒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做個性簽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歌遠方漸行漸遠漸無書人生逆旅客,忽如一遠行

一係列或唯美或哀傷或富含哲思的句子。

我們不太懂,也不好意思問,自己能咂摸出點味兒來也就很滿足了。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文化人兒”朋友發動態的時候特別喜歡發這麽一句話:

人生當浮一大白

而且這句話似乎是個萬能句,他們吃飯發,喝酒發,感慨人生也發,最常見的還是用來做個性簽名!有些時候真想問問,大白究竟怎麽了?有事兒沒事兒就要被浮起來。

開個玩笑,此大白並非電影《超能陸戰隊》裏萌神大白,這裏的大白指喝一大杯酒的意思。一般寫下這句話的朋友是在表達快意人生,詩酒趁年華之意。

總之內心很瀟灑(裝逼),至於外表帥不帥就不知道了。

可能你不知道,發的人也不知道,“人生當浮一大白”這句話的本意一點也不瀟灑,它是罰酒專用語,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喝酒遲到的,自罰三杯向大家賠罪”。

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觴政:酒令; 浮:違反酒令被罰飲酒;白:罰酒用的酒杯。

“人生當浮一大白”就出自這裏出,春秋戰國時期著名君主魏文侯,在宮廷舉行酒宴,請他的大夫公乘不仁執行酒桌上罰酒的使命,說白了就是監督在座所有人,看誰違反喝酒規則,並按規則實施懲罰。魏文侯當場定下飲酒規則:

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什麽意思呢?就是大家一起舉杯,杯到酒幹。有喝不完,養金魚的就用專門用來罰酒的大酒杯再罰他喝一杯。

讀完這個典故是不是感覺思想有點顛覆,一直都以為喝不完罰一杯是我們現在人才玩的,沒想到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不必太崇拜這位“時尚”超前兩千多年的魏文侯是誰,知道他酒桌玩得很嗨,知道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人都是他小弟就夠了。

無論是“酒桌大哥”魏文侯“飲不釂者,浮以大白”的酒桌規則;還是今天我們“遲到自罰三杯”的約定成俗;抑或路邊小館子裏光膀子大漢扯著嗓門高喊的“五魁首、六六”;甚至劃拳、投骰子等酒桌小助興遊戲都是酒令的表現形式,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一直都是這麽玩下來的!

這樣一說,是不是感覺找到和古人的共鳴了?那你又錯了!古人比我們玩得高級多了,跟人家比起來,咱就是渣渣。

隨便拎出幾個古代常用酒令,都會把我們玩到分分鍾智商脫線。

一、因詩詞才女走紅翻紅現代的“飛花令”

近日19年高考成績公布,昨天人民日報發布的一條標題為“詩詞才女武亦姝高考613分,將入讀清華大學新雅學院”消息上微博熱搜。

武亦姝全國人民都很熟悉,2017年她憑借滿腹詩書摘獲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桂冠。節目中她最出彩的地方莫過於在“飛花令”環節中的表現,許多和她實力相當的選手都在“飛花令”對陣中敗倒在她手下,如北大才女陳更,因為“飛花令”中選手每背誦一句詩都必須包含所考的關鍵字,純粹比拚個人底子。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飛花令”是經“改良”過的,選手隻要說出含有關鍵字的詩詞,並無過多要求。如武亦姝和王子龍對陣的“酒”字飛花令,王子龍說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武亦姝對“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即可。

古代的“飛花令”技術要求就要高多了,它因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 “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得名。文人墨客在行“飛花令”時必須要注意關鍵字的位置,如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落花飛花滿天”。乙要接的詩句必須第二個字帶“花”,如“落花時節又逢君”,並以此類推,限於詩詞單句長度,一般不超過七個輪回。

二、從未被超越的“曲水流觴”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提起“曲水流觴”,就絕對繞不開那幅火了1000多年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的珍貴不僅僅在於它天下第一行書的名號,更在於其內容本身,王羲之親筆記錄了中國古代社會文人的一次詩酒盛宴,後世一直在模仿,從來未超越!

當年,一群文人聚集在會稽山的蘭亭旁邊,將醇香的美酒放在清冽蜿蜒的溪水中,任其中順流漂浮。眾人沿溪而坐,酒杯漂到誰的麵前誰就盡飲杯中酒並且現場作文,這便是傳說中的“曲水流觴”。

比起其它以“罰”作為主要目的酒令,“曲水流觴”更多了一份文人獨有的大風流。

說“曲水流觴”從未被超越並不在於它的形式別致,而是那年蘭亭集會的陣容空前名流陣容,當時與會的有包括王羲之在內的42位東晉軍、政、文三界著名大家。謝安、孫綽皆在其內!

三、最適宜女性的“女兒令”

“女兒令”是專描繪女子性情、言語、動作等的一種行酒令。以女兒 動詞或情態動詞開頭,後麵自己創作或直接用成句即可,如:女兒悲,何處相思明月樓。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玉和薛蟠、蔣雨涵在馮紫英家飲酒時曾行過女兒令。寶玉規定行令中要說出“悲”、“愁”、“喜”、“樂”四個字。且自己打頭行令: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女兒樂,秋千架上春衫薄。

“女兒令”用在今天也絕不過時,尤其女性朋友,在和自己愛人燭光晚餐喝點小酒時候,行一番女兒令很能增進感情。

比如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愛意就可以說:女兒思,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文雅又細膩,哪個男人能不傾心?

中國人愛酒,懂酒,對酒有深刻理解。中國人的餐桌上,有酒就不會孤單,層出不窮的行酒令不僅僅是我們會玩兒,更是內心感受的表達,內在修為的體現。這些行酒令,你都GET到了嗎?

- END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责任编辑:万盛区)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