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5:16:05
蔣敏 - 簡介
蔣敏,女,羌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她於2001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三級警司。在此次抗震救災鬥爭中,蔣敏在驚悉母親、女兒等10名親人不幸遇難的噩耗後,強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積極投身搶救受傷群眾、安置災民生活等工作中,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因連續奮戰勞累過度,蔣敏身體極度虛弱,多次昏倒在搶險救援現場。蔣敏的先進事跡,充分體現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忠誠可靠、秉公執法、英勇善戰、紀律嚴明、無私奉獻”的新時期人民警察精神。
2008年5月26日,淚流滿麵的蔣敏。汶川大地震發生15天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聯合授予“全國公安係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的蔣敏,才回到北川祭奠親人。15天前,大地震摧毀北川縣城,蔣敏10位親人遇難。但這位彭州市公安局民警強忍悲痛,堅持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勞累加上悲傷,她極度虛弱,幾度暈倒。她被稱為“中國最堅強的警察”。公安部長孟建柱慰問蔣敏時說:“你是人民警察的驕傲,我們都是你的親人。”
蔣敏 - 感人事跡
“媽媽,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長大點,媽媽把你帶到彭州讀書書哈……”
這是5月12日中午12時許,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蔣敏和她遠在北川縣,朝思暮想的兩歲小寶貝的一次電話通話。兩個小時後,14時28分,蔣敏與女兒永遠天各一方。在這場災難中,蔣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著永遠也揩不完的眼淚,蔣敏轉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1、永遠的痛:執勤中接到電話全家10口人死亡
對於地震幸存的每一個人來說,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時間給家人報平安。但是就在那一刻,蔣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訊中斷,電話打不進來,也打不出去。
但容不得絲毫的猶豫,也不能失去一分一秒的時間,民警們緊急集結,出門搶救傷員、上街維護秩序……在地震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每個民警都暫時拋卻心裏所有的個人安危,迅速投入抗震救災。
19時10分,出門巡邏回來的蔣敏再次撥動那串再熟悉不過的電話號碼,然而,傳來的還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
收音機的聲音在耳邊沉重地回蕩著最新消息:四川北川老縣城被塌方山體全部掩埋,目前,確定死亡人數大約三千餘人……
蔣敏按捺不住內心的牽掛,繼續撥動北川縣家裏親人的電話。周圍很嘲雜,但氣氛卻死寂。蔣敏將滑蓋手機推的那一瞬間,民警鍾瑋看了一下,手機顯示屏上,是蔣敏女兒瑞瑞那胖乎乎的可愛小臉。
20時30分,電話依然無法撥通。
收音機裏的繼續傳出關於地震數據的統計,“北川死亡人數約7000餘人。”突然,蔣敏拉著同事鍾瑋的手,有些語無倫次地說:“瑋瑋,你說,一個僅有2萬人的縣城,一個媽媽,要照顧兩個年老的人,還要拖一個兩歲的小孩子,他們能不能從六樓活著出來?”那一刻,周圍的人心都碎了。時間在延續,工作也在繼續,蔣敏揪著心繼續執勤。
13日淩晨6時許,蔣敏的手機響了,來電顯示對方號碼是北川的。“喂!”蔣敏剛剛和對方說了兩句話,頓時淚如雨下。蔣敏在哭,旁邊女警也在哭:蔣敏的舅舅哭著打來電話,蔣敏的爺爺奶奶、母親、女兒全部遇難……除了舅舅,蔣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經確認死亡……
2、永遠的傷:家人沒有了我們愛其他人吧
擺在麵前的生離死別,是那麽殘酷。
“道路不通,通訊不通,我回去也沒有用,還不如在這裏做些事,幫幫和家人一樣的災民。”遭受重創的蔣敏,此時異乎尋常地選擇了堅強。地震發生後,蔣敏一直和戰友們忙碌在救援的一線:維持震後秩序,幫助安置源源不斷從災區送下來的災民。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一天後,丈夫隻身踏上了前往北川尋親的路,盡管尋親已經沒有實際的意義。
向著女兒、向著親人的所在,4個小時後丈夫滿腳血泡地走到了北川。看到縣城的一霎那,他被眼前觸目驚心的廢墟震驚了:家在哪裏?女兒在哪裏?
找不到人,丈夫不得不回到成都。丈夫強撐著,安撫悲傷而又疲憊的蔣敏在車上躺下,並為她蓋上了一件衣服。關上車門後,蔣敏聽到了黑夜中丈夫嚎啕大哭的聲音……離開時,丈夫對她說:“蔣敏,我們已經夠幸運了。很多家庭沒有一個幸存者,孩子沒有了,我們愛其他的人吧,你和我都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麽。”
除了家人,蔣敏原來所在的北川某派出所,37個同事,也在這場地震中犧牲了36個。但是在救援到達北川前,第一個救援隊就是縣城幸存的警官組成的。蔣敏說,紀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著的人一起戰鬥。
3、永遠的愛:災難麵前所有人都是一家人
看著蔣敏在抗災一線一天天忙碌憔悴,領導和同事非常擔心,特意把她調換到了指揮中心,但一天後,她又要求到了一線。天彭中學安置了4000多名來自龍門山、九峰山的災民,昨天一天,蔣敏都在這裏維持秩序,幫助送水、送物資。傍晚,又和幾位同事為剛到的災民紮帳篷。
和蔣敏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的張燕主任一直默默地關心著她。張燕告訴記者,每次有小孩子,蔣敏總是特別細心嗬護,幫他們穿衣、蓋被子、逗孩子們笑,“每當這種時候,我心裏就特別的心酸。”
蔣敏說,孩子已經沒有了,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實實在在地幫助這些災民:“我的舅舅現在也和他們一樣,住在這樣的帳篷裏麵。如果我的母親我的女兒還活著,肯定也正被很多人這樣幫助著、關愛著,這麽多家庭,和我一樣不幸,我感同身受,災難麵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
昨日淩晨,幾個剛剛救援出來的銀廠溝的災民來到了安置點,其中有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蔣敏安置好大人後,緊緊的抱起這個小孩,久久不願意放下,看了又看,她問張燕:“你說,這個孩子有兩歲多了吧?”“差不多吧。”張燕的心一酸,她知道,蔣敏在想女兒。放下孩子後,張燕攙起了蔣敏,突然感到臂彎一沉,身邊的蔣敏怎麽拉都拉不住。因為連日的勞累和悲傷,蔣敏暈厥過去。現場的警官們趕快把蔣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著她的頭,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血壓非常低。在醫生的堅持下,蔣敏被送到了醫院輸液,但一醒過來,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點。“我還行,我不能占醫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來。”蔣敏掙紮著回到天彭中學安置點。
4、永遠的夢:想接女兒過來工作卻太忙
28歲的蔣敏出生在北川縣,她是個漂亮的羌族姑娘。由於蔣敏的丈夫在成都市衛生局工作,3年前蔣敏調到了彭州市公安局。女兒降生後,由於夫妻工作繁忙無人照顧,瑞瑞隻得隨外婆住在北川。女兒兩歲了,會打電話了。蔣敏告訴記者,女兒既乖巧又聰明,每次都會在電話裏背唐詩給媽媽聽,還會甜甜地說:“媽媽,我想你”“媽媽,我愛你。”
“現在,我再也聽不到有人叫我媽媽了,這個電話,就像通往天堂,再也沒有人接聽。”張燕告訴記者,因為一家分居三地,蔣敏曾多次對他們說,自己對女兒對母親充滿愧疚。前段時間終於決定把女兒接來身邊,前些天還和她們一起商量,物色好了可以全托的彭州市蓓蕾幼兒園,正打算10號趁周末回去把女兒接到彭州,哪知道局裏工作忙,這個周末全體民警沒有休假,回家的計劃最終又臨時取消了。哪知道,兩天後突如其來的地震,讓一家人團聚的夢想永遠地與她插肩而過,更讓她心痛的,是一筆對父母永遠也還不清的親情帳。蔣敏紅著雙眼說,經曆了這一切,所有的人在經曆災難的同時,也體驗著更深厚的愛:“我會堅強,家園失去了,但是我還在,大家還在”。
蔣敏 - 將搬上熒屏 初定《芙蓉花開》
在5・12汶川大地震救援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從金英馬影視了解到,抗震救災中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蔣敏的事跡將被搬上熒屏,5天前這位失去了10位親人仍戰鬥在救災一線的女民警剛剛獲得了“全國公安係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金英馬影視宣傳負責人耿雙雙表示,作為影視從業者,公司上下都想為救災出力,並且公司包括總裁在內的很多員工都是四川人,大家這個非常時刻為家鄉效力的心情是非常強烈的,捐款捐物隻是一方麵,能通過影視劇這種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災區重建提供精神力量也是大家發自內心的願望。她表示,公司已初步確定將蔣敏事跡拍成一部電影及一部電視劇,初定名為《芙蓉花開》。耿雙雙說,芙蓉花是成都和四川的象征,蔣敏就像一朵芙蓉花樸實但堅強,而四川災區重建後希望能芙蓉花滿地,重回生機。
在幾天前的央視《愛的奉獻》晚會上,主持人白岩鬆含淚講述女民警蔣敏的故事,讓全國觀眾動容。作為彭州市公安局一名普通民警,在此次地震中蔣敏失去了母親、爺爺、奶奶、外婆、女兒等10名至親。但她強忍悲慟依舊堅持在救災最前沿,她說,紀念逝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著的人一起戰鬥,這句話感動了無數的人。
金英馬集團總裁滕站說,作為一個四川人,在家鄉遭遇大難之際,為家鄉人民身體力行地做點事情是最實際的,用影視作品記錄這場災難中的大愛與大義也是一份愛心。目前,《芙蓉花開》已得到廣電總局的積極支持。金英馬影視對家鄉的援助一直會延續下去,他正積極聯係準備為災區的孩子籌建希望小學。滕站表示,《芙蓉花開》將拍成電影與電視劇,這種方法以前曾拍過《任長霞》,巧的是任長霞與蔣敏都是女警察。目前,《芙蓉花開》的編劇、攝影等主創已赴災區一線搜集素材豐富劇本。目前川籍藝人陶紅、車永莉都表示願意為這部作品義演,為家鄉出一份力。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发表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