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源自歐洲希臘,是目前世界上運用最為廣泛的樂譜,也是世界通用的一種記譜法。 
波浪立體五線譜 如何快速學習五線譜,這對於天生對數字極其敏感的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相較於數字譜即簡譜,這種用符號來記載音樂的方法,學習起來總是顯得有些別扭和頭痛,那麽五線譜真的那麽難學嗎?其實不然,隻要我們掌握了其中的一些關鍵“竅門",五線譜也就不再“神秘"了。 五線譜音階的音名和唱名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由音的高低和音時值的長短而組成的,那麽五線譜上的五條平行線和五條平行線所產生的四個間,簡稱“五線四間”就是用來記錄音的高低,線或間上標識的各種不同的音符則表示音時值的長短。我們在搞清楚這兩個基本概念後,由此可以得知,我們隻要記住五線譜的各種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及各種音符與休止符在“五線四間”的位置後,就能實現快速地讀譜了。 五線譜各線間名稱 對於初學五線譜的朋友來說,五線譜的難度主要體現在不能快速地認識線間上的音高,特別是看到上下還有那麽多加間和加線時,更是頭痛不已。大多數初學者都是采用從下加一線的中央C依次往上數的“笨拙"方法,然而這種方法並不是科學和理想的認音方法,因為這樣讀譜的速度實在太慢,根本無法滿足讀譜的速度和順暢要求。 中央C在五線譜中的位置 那麽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認音和順暢讀譜呢?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初學者往往都不會善於觀察五線譜譜麵音階的音位關係,整個譜麵隻認識一個中央C,這樣少的參照標識當然無速度可言。也就是說,所參照的“地理標識”太單一,就好像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若隻有一個地理標識,那我們對這片區域幾乎就是完全陌生,但若對周邊逐漸熟悉,每增加一個熟悉的地標,那我們就對這片區域的陌生感就會成倍數的遞減,由此可見,我們隻有在五線譜的譜麵上建立足夠多的“地標”,整個譜麵就會變得非常的明朗和清晰。 五線譜上下加間加線 根據音階相鄰音的音位關係,我們若知道音階中的某一個音,那我們一眼就會知道這個音相鄰的上方和下方音是什麽音,例如我知道其中一個音是fa,那麽fa相鄰的上方和下方音我們很快就會知道是Sol和mi,根據這一原理,聰明的朋友就會明白,我們若能知道譜麵上其中一半或一部分音是什麽音,那麽我們就會知道所有的音是什麽音了,試想,我們一下在譜麵上建立了這麽多“地標”,那我們的認音速度是不是成指數的提高呢? 當然,此時朋友們會說,五線譜譜麵上那麽多密麻麻的線間,我們要記住其中一半的的音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朋友們別慌,我隻要把記住這些音的“竅門”告訴你了,你自然就會很輕鬆地記住這些“地標”了。 我們知道五線譜的五條線四個間,以及上下加間加線都是成線間交錯的布局呈現的,那我們隻需要記住一部分間裏的音及一部分線上的音,我們的“地標”就非常之多了,若加上中央C這個人人皆知的音,那我們的“地標音”就占了整個音階的一半。根據五線譜音階的音位關係,我們知道第一間裏的音是fa,第二間是Ia,第三間是do,第四間是mi,這四個間裏的音剛好構成一個四級順階七和弦,即Fmaj7(F大七和弦)。我們記住F大七和弦的組成音則就記住五線譜間裏的音了,不知道F大七和弦是什麽東西的朋友,牢牢記住fa,la,do,mi也是可以的。 間裏的fa,la,dO,mi 當我們記住五線譜間裏的四個音後,線上的音也就知道是什麽音了,那麽若出現上下加間加線的情況我們該怎麽記呢?根據五線譜線間交錯的特點,聰明或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從五線譜的第五線往上數,第五線上是fa,上加一線是la,上加二線是do,上加三線是mi,也是fa,la,do,mi; 上麵加線的fa,la,do,mi 然而反之下麵加線也一樣,從五線譜的下加三線開始往上數,下加三線是fa,下加二線是la,下加一線是中央do,主體第一線是mi,依然構成了fa,la,do,mi的格局 下麵加線依然構成fa,la,do,mi的格局 ,這就是音階隨著線間交錯而轉換的記音“竅門”,也就是說我們看似隻記住四個音,實則記住了十二個音,這時候五線譜的線間格局及音階排列在我們頭腦裏就變得非常的清晰和明朗,一大片的“地標音”的存在,我們就能做到快速的認識五線譜上的所有音高了,從而為順暢的讀譜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朋友們好,我是專注於音樂知識講解與創作的音符之語,後續我會持續發布音樂相關知識的文章,希望喜歡音樂知識文章的朋友們多多關注,並按讚,轉發,和評論,一起討論音樂知識是一件愉快的事,祝朋友們愉快!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